低血压的良药《南明史》:从南朝的灭亡看透人性的荒唐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1:50    点击次数:51

南明往事:一段被掩埋的历史与顾诚的执着追寻

1. 被遗忘的南明

当年明月的《明朝那些事儿》在崇祯帝煤山自缢处画上句号,让无数读者心生遗憾。其实,当时的明朝并未真正终结——淮河以南的广袤土地仍在明朝掌控中,近百万大军严阵以待。令人唏嘘的是,这个占据绝对兵力优势的南明政权,最终却败给了人数远逊的满清,在历史夹缝中仅存续了18年便黯然退场。

直到拜读顾诚先生的《南明史》,才明白这段历史被刻意掩埋的真相。满清入主中原后,对南明史料进行了系统性篡改,使得这段历史迷雾重重。我们耳熟能详的或许只有史可法、郑成功等零星名字,但更多惊心动魄的细节早已湮没在时光长河中。顾诚先生以毕生心血还原的《南明史》已成经典,后来者确实难以超越。

2. 一位史学家的坚守

顾诚先生是当代公认的明清史泰斗。26岁那年,他在故宫博物院整理明清档案时与明史结缘,从此开启长达数十年的学术征程。板凳甘坐十年冷,文章不写一句空正是他治学态度的真实写照。

他的首部重要著作《李岩质疑》甫一发表便因观点新颖、论证严谨而轰动学界。随后问世的《明末农民战争史》详细记述了李自成、张献忠政权的兴衰,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。但南明史料的搜集堪称艰巨——大量文献被毁,幸存记载又多有隐讳。顾诚跑遍各地图书馆,查阅无数档案典籍,甚至亲赴历史现场考察。一个馒头、一叠稿纸,就是他日常的研究装备。

展开剩余68%

历经十余年耕耘,这部包罗万象的《南明史》终于面世。书末附录的参考文献就多达500余种,字里行间浸透着作者的心血。正是这种治学精神,让我们得以窥见那段荡气回肠又令人扼腕的历史。

3. 南明的三重悲剧

《南明史》从大顺军攻破北京写起,直至康熙三年(1664年)最后抗清根据地覆灭。书中清晰勾勒出三条历史脉络:

- 南明政权内部:朱明宗室与官僚集团内斗不休,严重消耗抗清力量

- 满清方面:多尔衮等人以有限兵力完成入主

- 民间抗清力量:大顺军余部、郑成功等坚持抗争

顾诚对这段历史的态度鲜明:痛心于南明的内斗,鞭挞满清的侵略,同时高度肯定农民起义军的抗争精神。

4. 人性的明与暗

南明本有翻盘良机:名将辈出(左良玉、李定国、郑成功等),天时地利俱在。但人性的阴暗面——贪婪、权欲、猜忌——最终葬送了大好局面。内斗取代了团结,战友成了仇敌。

顾诚对史可法的评价尤为颠覆。传统印象中,这位与文天祥齐名的民族英雄死守扬州、宁死不屈的形象深入人心。但顾诚指出,正是史可法在拥立新君时的优柔寡断、联虏平寇的战略失误,为南明覆灭埋下祸根。扬州死守更多是战略失败后的无奈选择,而非精心筹划的壮举。

后记

人性之复杂,在南明这段历史中展现得淋漓尽致。顾诚先生以满腔悲愤写就的这部《南明史》,在1997年出版后一度绝版,二手书被炒至天价。如今这部豆瓣9.3分的经典终于再版,堪称一部让人读来血脉偾张的历史巨著。它不仅治愈低血压,更让我们在历史的镜鉴中,看清人性的光辉与阴暗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下一篇:没有了

热点资讯

低血压的良药《南明史》:从南朝的灭亡看透人性的荒唐

南明往事:一段被掩埋的历史与顾诚的执着追寻 1. 被遗忘的南明 当年明月的《明朝那些事儿》在崇祯帝煤山自缢处画上句号,让无数读者心生遗憾。其实,当时的明朝并未真正终结——淮河以南的广袤土地仍在明朝掌控中,近百万大军严阵以待。令人唏嘘的是,这个占据绝对兵力优势的南明政权,最终却败给了人数远逊的满清,在历史夹缝中仅存续了18年便黯然退场。 直到拜读顾诚先生的《南明史》,才明白这段历史被刻意掩埋的真相。满清入主中原后,对南明史料进行了系统性篡改,使得这段历史迷雾重重。我们耳熟能详的或许只有史可法、郑...

相关资讯